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2006 年,北京两家国企———“北京城开”与“北京城建”组成联合体,竞得北京“广渠路 36 号地”项目。使“地产联合体”的合作模式,首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自此之后,这种合作模式,传导到了全国的一二线城市,也渗透进了城市更新领域,2007年,广州猎德村率先启动改造,融资地块公开出让,富力牵手合景泰富,以46亿元拿下占地超过11万平方米的改造地块。2020年,富力、合景泰富再续猎德传奇,再度联手签约吉山全面改造项目 。
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城市更新领域的“联合体”形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联合体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
房企+房企
“房企+房企”的联合体方式,是广州城市更新最早,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据悉,富力创办人李思廉和张力,与合景创办人孔建岷,因同在广州发迹及“打江山”,故一向交情甚好,在合作开发旧改方面也是强强联合。
除了本地虎“富力”之外,名声在外的上海升龙,在广州的旧改市场,也借助了联合体的方式,与粤系地产方圆,珠投等,一同拿下若干个旧改项目,其中包括番禺沙溪村,增城长岗村,黄埔汤村。
对于拿下广州众多动辄数十亿,乃至百亿的旧改项目的升龙而言,通过这种方式,无疑可以通过联合体另一家企业的参与,来缓解其资金方面的压力。
房企+产业
除了传统房企的强强联合之外,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政策与此前相比,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注重产业导入和产城融合。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合作企业引入及退出指引的通知》穗建规字〔2021〕1号也明确提到,对于具备突出产业布局或者产业导入能力的企业,可以和具备房地产开发能力和经验的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城中村改造竞投。
而目前,具备产业能力的科学城,知识城,红八方,湾区产融,已经与房企结合在一起,参与进广州的城市更新改造中。
国企+其他
绑定国企背景的“地主”以获取低价土地的方式,是企业在招拍挂市场联合拿地的类型之一。以前万通地产提出“傍大款”的思路,与土豪国企合作,由此实现了快速发展。
而在广州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改造中,“国企”的参与度也逐渐加强。《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合作企业引入及退出指引的通知》穗建规字〔2021〕1号明确将“央企”作为引入企业的条件之一。各区相关政策也有此倾向,据悉,黄埔区还承诺财政及国企兜底。
所以,现如今,通过绑定国企背景的“地主”,来参与广州城中村改造项目,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目前涉及广州旧改的国企,主要包括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保利,开发区的老字号国企知识城、科学城等。
从联合体的多样性方向来看,明显与广州政府对新一轮城市更新的要求,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重视产业发展,所以具备产业实力的企业就参与进了联合体,因为强调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鼓励国企多多参与。
而未来,随着广州城市更新聚焦的重心逐渐细化,意味着以后,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很有可能会参与到广州的城中村改造中来,以此实现高质量发展。
而对于房企而言,通过.“桃园结义”组成联合体,不仅可以增强资金面的实力,分担风险、而且多方企业还可以各取所长,在土地上建项目规划更符合政府规划和社会需求,从而形成更强竞争实力,开拓出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