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州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27

  南沙地处珠三角地区的关键地带,毗邻港澳,地理条件优越,发展前景很好。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南沙的开发建设。今年10月10日在京正式发布《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南沙新区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这对于深化粤港澳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广州南沙新区,是我省开拓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决策,有利于推动港澳全面合作,促进港澳长期稳定;有利于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大珠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进程;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提升我省的国际影响力。
  根据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发展总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围绕南沙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南沙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的投入。
  南沙虽然生态环境优美,但离广州市中心距离太远,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配套建设远远不足。例如南沙目前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符合规划定位的投资项目实施倾斜制度。
  南沙开发区客观上来说经济总量还是比较小。要把南沙开发区建设为符合规划定位的新区域,必须要有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集聚效应强的大项目。特别要吸引总部经济入驻,只有采取适度倾斜政策,才能带动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就目前南沙的人口现状和建设力度来看,可以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将投资项目往南沙新区转移,在土地、融资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三、适当放宽入户、购房政策,实现人口转移。
  有关调查显示,南沙区总面积544.12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338平方千米。而南沙本地人口严重不足,户籍人口仅有十几万人,常住人口也只有30来万,这说明南沙的人口问题突出。解决南沙人口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适当放宽入户政策,引导市区人口和外来人口向南沙转移。另一种方法是放宽购房政策。南沙的楼盘空置率高,不同于广州其他区地少人多、土地供应不足的状况。限购限贷政策在南沙起到的作用不大,建议将南沙作为广州“差别化限购限贷”的试点区域,鼓励更多人来南沙定居,提升南沙的人气。
  四、先试先行,加快南沙机构体制改革进度。
  建设南沙开发区先行先试,构建与港澳和国际接轨的运作机制,如探索公检法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效仿香港设立廉政公署。从我国目前的机构设置看,某些部门权力高度集中,在行使权力时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防止腐败。采取公、检、法三大管委会分别管理,互相牵制,能防止个人权力过大,从而更有效遏制腐败。
  五、探索建立服务贸易自由自主的“南沙体制”。
  纵观以往,政府在处理南沙发展问题上,一方面希望通过粤港澳合作,走出南沙发展新模式,一方面又不自觉地套用过去老套的发展模式。这次最新发布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国家赋予了南沙新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政策。这是南沙探索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建议政府把握机遇,先试先行,积极借鉴港澳成功的经验做法,敢于创新,摒弃以往的老路子,效仿港澳与内地之间紧密联系又高度自治的体制,探索与广州形成一种既紧密又有自主决定权 “南沙体制”,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推动南沙服务贸易自由化自主化,真正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

分享文章
返回列表